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妈妈,你会死吗”——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

黄贝尔 怡禾心理 2022-01-18




“Death is not the opposite of life, but a part of it.”

——村上春树



昨天是儿子的生日,免不了我要翻翻那个最精彩时刻的照片。尽管照片是静态的,他那响彻产房的哭声犹在我耳边回荡。每年总有这么一些时候,我们会去回忆生命诞生的喜悦。然而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,我至少听闻了三个生命离去的消息,有我的亲人,有朋友的亲人,还有宠物。

 

所以生活里,我们总是会见证或听闻关乎于“生”和“死”的故事。即便如此,绝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接纳前者,抗拒后者。无论是挚爱,还是不曾谋面的人,当他们离去的消息传到耳边时,成人们的心里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震颤。那么,我们的孩子们呢?这些思想刚刚萌芽,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的小天使们,是否会对死亡感到恐惧和困惑呢?

 

图源:https://www.thespruce.com/


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在准备跟孩子们谈论死亡的时候,大人们往往会遇到好几个门槛。比如,自己本身就陷入悲伤的情绪中,孩子的出现可能会唤起一些记忆,或关联到更深层的悲伤。又比如,孩子表现出悲伤或惧怕,甚至处理不当时会有愤怒的情绪。所以,谈论死亡不是一项个体任务,而是需要成人自身的修养和理解,加上与孩子的沟通技巧,辅以日常生活里的引导,连贯而成的一项教育职责。


1

成人心里的“死亡”


我们从小到大,生命的成长免不了要和文化熏陶、社会新闻、家庭教育等产生交集。各种关于死亡的描述,必然会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,有时甚至是玩笑。之所以对死亡有抗拒感,或者恐惧感,简而言之是因为对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有着抵触的情绪。比如病痛、绝望、孤独、抛弃……

 

悉尼大学的研究学者Lisa Iverach在完成一个关于死亡恐惧的研究后提到:其实只要把关乎于死亡的很多神秘特征抹去,大多数实验参与者对死亡的恐惧都有明显消减,并对死亡持有一种平和而接纳的态度。

 

图源:https://elizz.com/


成人对死亡的态度是有把控能力的。在教育孩子之前,我们要先接受,或者要对自己进行“死亡教育”。其实包括孩子的出生,都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。而人生当中我们唯一能确定的事,就是我们会在某一天死亡。不确定性为我们的人生创造了无数的机遇和可能,而确定性,只是提醒了我们人生的最终状态。


2

与孩子一起谈论“死亡”


与孩子谈论死亡,并不一定轻松,但是至少我们要做到很坦然。在与孩子谈论死亡前,有两个态度需要树立起来:开放、诚恳。

 

其实反过来想想很简单,我们是如何与孩子谈论生命的诞生的?大人们不需要从两性关系开始描述,只需要简单地告诉孩子:你要有小弟弟(妹妹)了,你的小弟弟(妹妹)出生啦!因此,同样的道理,我们也无需去过于详细地讲述亲人(或朋友、宠物)死亡的具体原因,但至少要明确地告诉孩子:他(她)永远离开我们了,他(她)去世了。

 

图源: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.au/


那么“死”这个字眼是否适用呢?其实在西方的文化语境内,是完全不避忌这个词的。名词:death,和动词:died经常出现在报刊头条和人们日常谈话中。对于中国文化范畴,个人的观点是,可以先使用“去世”或“逝世”这些字眼去传递信息,如果孩子不理解,则可以直接告诉他:去世的意思就是他(她)已经死了。

 

其实,使用精确的字眼,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和困惑。


在与孩子们谈论死亡的时候,免不了会被问到几个问题:

1) 为什么他(她)会死?


孩子们试图理解亲人们离去的理由和缘故。这时可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话去做逻辑性的解答。如:姥姥的心脏用了太多年了,已经坏了。医生们努力去修,也没能修好。

 

2) 你会死吗?我会死吗?


孩子们可能对亲人的离去感到不舍和悲伤,这时他们也生怕自己身边最亲的人离开,比如妈妈。这时可以非常直白的告诉孩子,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,但也许要很久很久以后。如果遇到孩子的同龄人死亡,可以告诉孩子这是很少见的事情,其他的小朋友和你一样,一直会开开心心的。

 

3) 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(去哪里)?


如果有宗教信仰的家庭,可以根据宗教信仰来解答,如回到了上帝身边。其他的情况,可以让孩子的思想有一个寄托。如:如果想念姥姥的时候,可以去墓园里看看她,她长眠在那里。又或者:姥姥偶尔会躲在云彩后面给你打招呼。



3

与孩子一起应对“死亡”


除了常规的“生死教育”,大人们还应该学会与孩子一起应对身边发生的,或者当下正在发生的死亡。稍微懂事的孩子,可能会表现出悲伤、焦虑、害怕或愤怒等情绪。有些或者会对亲人或宠物的离去表示无法接受、困惑或者内疚。这时大人们千万不要乱了分寸,要按照步骤和孩子的年龄采用一定的应对方法。

 

图源:https://jimdaly.focusonthefamily.com/


记住,一定要让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。孩子们不一定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,这时大人们可以顺着孩子们的情感流露去帮助他们表达。比如:妈妈知道你真的很伤心很伤心,哭吧哭吧。或者:姥姥离你而去,你觉得很不开心很生气是吧,妈妈也觉得很生气,因为她不能跟我们在一起了。

 

如果感觉到孩子已经把情感完全表达出来了,我们可以用一些安抚性的手段,如讲故事,买玩具来抚慰他们的心情,并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对着玩具(比如小熊)说出自己的感受。而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,大人们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做一些具体的工作。


1

学龄前儿童

学龄前儿童一般可以理解死亡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,或者远离了自己。然而并不一定理解是“永远地”离开了。所以大人要及时告诉孩子,死去的那个人不能再陪伴我们了。同时告诉他:你有很多很多家人和朋友的陪伴,你想谁陪你呢?

 

孩子们可能在一段时期内重复一些问题,这时大人一定要有耐心。有时也可以去提醒孩子,并做一些象征性的仪式。如:爷爷不能再来看你了,你想不想他?要不要给他画个画,我们去墓园送给爷爷?


2

学龄儿童

学龄儿童,由于教育的阶段和同龄人互相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,所以基本可以理解生命终结的逻辑意义。但对死亡可能依然存在恐惧,比如可能怕身边的亲人好友都离开他。

 

首先大人要开始教育孩子,死亡是每个人要面对的,不能阻止也无法预测,所以这非常公平。另外要告诉孩子,保护好身体,大多数人的死亡是非常平静安详的,不会有什么痛苦。最后,纪念死去的人有很多很多方法,让他们去发展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,并给予高度鼓励。


图源: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.au/


回到文章开头村上春树的话:“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,而仅仅是它的一部分。”所以我一般不用死亡是生命走到了终点这种理论去阐述,而更喜欢用陀螺来形容。其实生命的诞生和死亡,就是陀螺的轴心。在父母的爱的作用力下,我们生命之轴开始旋转,画出无数不确定然而又极其优美的生命曲线,当能量耗尽,生命之轴倒下。轴心还是那个轴心,生命与死亡本为一体。允许我再引用一段名言来结束这篇文章。


「死亡像出生一样,都是属于生命的。走路须要提起脚来,但也须要放下脚去。」

——泰戈尔


【参考资料】


Norris-Shortle, C., Young, P.A., & Williams, M.A. (1993). Understanding death and grief for children three and younger. Social Work, 38, 736-742.


Willis, C.A. (2002). The grieving process in children: Strategies for understanding, educating, and reconciling children’s perceptions of death.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, 29, 221-226. doi: 10.1023/A:1015125422643.


Worden, J.W. (1991). Talking to children about death. Sydney: The Outstretched Hand Foundation.




黄贝尔

澳大利亚女性心理治疗中心,从业12年。擅长心理治疗,有焦虑、抑郁、家庭冲突等问题,可在怡禾健康公众号上向贝尔咨询。


END


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,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。


如果有疾病相关的问题需要咨询,也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【YaeHer】,关注怡禾健康,向儿童内、外科,妇产科,皮肤科的医生咨询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